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关宁军
隆隆的炮声,很快让两万多日耳曼士兵,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。 经过多年不遗余力的发展,吸收了西洋人长处的大明工匠,初步解决了野战火炮轻型化,弹药标准化的问题。 并且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,新式火炮,多数都采用了铸铁材料。 颗粒化的火药,定装药包取代了散装火药,大大提高了前装野战火炮的射速,射程,威力也大大提高了。 然而尽管如此,新式前装野战火炮的精度,命中率,提高有限。 随着明军制式野战火炮的轻型化,对于优秀炮手的需求,更强烈了,这是一个时代绕不过去的坎。关宁军所部,镇守辽东多年,又因为关宁,锦州和开原近在咫尺,都是一脉相承的辽军。 关宁军中,出身开原兵学的子弟颇多,多年积攒的炮手,素质极高。 故此,关宁军的实际战斗力,是优于多数大明常备军的。 隆隆的炮声,一团团硝烟升腾,一字排开的四十余门野战火炮,以奇怪的射速,给密集队形的日耳曼人,造成了极大的混乱。 炮弹呼啸着,低空掠至,在日耳曼人的行军队列中,打出一条条血胡同。前三排队列,很快被野战火炮轰的七零八落,左右两翼,后队的骑士团,无法注视步兵队列被炮火蹂躏,倾巢而出,潮水般的骑兵从三面发起冲锋。 关宁军,中军。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,地面跟着颤抖起来,吴三桂一身戎装,骑在一批高大战马上,却和麾下众将谈笑风生。 “昔年蒙古军队,分兵两路,一路由孛栾台为主帅,进攻波兰,大败波兰军、日耳曼军和条顿骑士团联军。另一路由拔都统帅,克佩斯城,威胁维也纳,穷追匈牙利国王,直至亚得里亚海。后来,直至蒙古大汗窝阔台死讯传来,拔都才班师东归,以萨莱为首都,建立金账汗国。” “倘若倭窝阔台不死,情势又当如何,呜呼,西夷气数未尽也。” 左近,关宁军将领纷纷应诺:“帅爷真是博学。” “帅爷英明,确是如此。” 前线,开始加速的骑士团,翻飞的马蹄将大地踩的震颤起来。中欧人的具装重骑兵,约千余众,引导着超过一万的轻骑兵,杀气腾腾,一个个高举长枪的骑士,挺直了上身,高昂着头,在旷野间开始加速,变阵。 很快,万余中欧最精锐的骑兵,列成一个以重骑兵为箭头的,锥形攻击队形。 炮声隆隆,前线明军炮手嘶吼着,卯足了力气,一门门野战火炮猛的一震,灼热的炮弹呼啸着,划破空气,冲锋中的敌骑人仰马翻,每一门大炮轰鸣,在平坦旷野间弹跳的炮弹,都让中欧人的骑兵,付出几条人命的代价。 敌骑冲刺的速度越来越快,左右,忍不住高声叫道:“帅爷,两里了。” 吴三桂此时,竟夸赞起来:“西夷这些具装铁骑,果真犀利。” 左右顿时瞠目结舌,吴大帅这时候,竟夸赞起敌骑来了,这位吴大帅,倒颇有些大将之风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。 “帅爷,一里了!” 左右高声大叫起来,吴三桂方面色一整,低喝道:“摇旗,撤!” 这一声低喝,中军大旗左右大幅度的摇摆起来,前线,汗流浃背的炮手们,如释重负,扔下大炮潮水般后撤。 这一撤,便露出了炮垒后头,密密麻麻的铳阵,夏国相所部火枪横队。偏偏,夏国相所部又是加强过的,足足六千精兵,顶在最前面的,又是千挑万选的关宁军精锐,于是便来了个硬碰硬,中欧骑士,对上了关宁军多年经营的家底。 半里,夏国相擦了把额头上的汗,他的火枪横队前头,只有临时摆放的少量拒马,木桩,还有一些铁蒺藜。拒马,木头削尖了捆在一起,给明军的火枪横队,提供了少许保护,却任谁都晓得这样孱弱的防御,无法阻挡敌骑的冲击。 轰鸣的马蹄声,震耳欲聋,一具具冰冷的铁甲,反射着刺眼的阳光。 “稳住! “放近了打!” “稳住,稳住!” 军官们的嘶吼声中,刀光闪烁,十余颗大好人头落地,以关宁军千挑万选的精锐,在敌骑雷霆万钧的冲击下,仍是出现了精神崩溃的逃兵。超过一千名具装重骑兵组成的攻击箭头,看起来似乎无可阻挡。 三百步,两百步,明军临时布置的拒马,木桩起到了少许作用。 轰然巨响,收不住势头的重骑,狠狠的撞上拒马,人喊马嘶,血肉在漫天飞舞,夏国相眼皮直跳,重重的一挥手。 “放!” 噼啪,敌骑近在咫尺,被拒马稍一迟滞,明军阵中便响起一阵爆豆般的密集铳声,大团硝烟升腾了起来。前排退后,后排上前,全部由关宁军精锐组成的铳阵,以新式燧发火枪,每分钟三发的恐怖射速,一个照面,便将中欧人的重骑兵射了个人仰马翻。 “放!” “放,放,放!” 关宁军将官们的嘶吼声中,阵阵密集的排铳,宣告了燧发枪时代的到来,宣告了曾经叱咤风云的欧洲重装骑兵,折戟沉沙,此后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。 一照面,一排排身穿大红棉甲的关宁军,进退有序,仍维持着三排横队的标准战法。相较于明军各部,以两排横队为主的新式战法,守旧的关宁军,对新式步兵操典阴奉阳违,不愿执行。 然而这支出身辽东的旧军,虽顽固守军,拼起命来,战斗力却是很强悍的。 加之吴三桂在军中经营多年,装备精良,这一照面便将威风凛凛的中欧骑士团,射落于马下。 前线,大团硝烟升腾起来,吴三桂的中军铁骑,却按兵不动,三千铁骑有辽东子弟,也有蒙人,有女真人投降的勇士。平时用好酒好肉女人伺候着,关键时刻,这支陷阵铁骑,便是吴三桂的撒手锏。 这支中军铁骑,个个都是混不吝,不怕死,人人身材高大精壮,骑术精良都是万中挑一的。前线正在浴血奋战,这支中军铁骑却稳如泰山,大旗翻卷,左右两翼逡巡不前的南突厥轻骑,在吴三桂严令下,开始成群结队的集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