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黄天之世在线阅读 - 黄天之世 第511节

黄天之世 第511节

    ??在这个剑拔弩张的局势之下,传出这样的流言蜚语,还有檄文的打击,对于整个陈都朝廷来说,无疑是十分的重大。

    ??“我刘协在此郑重起誓。”

    ??刘协举起了手掌,郑重其事的开口。

    ??“君臣不相负……”

    ??“若有朝一日,我背弃今日之誓言,听信谗言,而杀害功臣,则天命永不眷我汉室!”

    ??袁术和孙坚两人眼眸之中的瞳孔陡然放大,一起看向刘协,眼眸之中流露出的神色尽皆是震惊。

    ??“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??孙坚张了张嘴,话到口中,却无法说出。

    ??刘协是天子,却对他们做下了如此沉重的许诺。

    ??袁术也是有所触动,他看着刘协的眼神也再不复从前,说实话,他以前确实还是将刘协视作孩童,但是今日面对着刘协,他知道自己终究是错看了刘协。

    ??这个经历了戊辰之乱,被蹇硕扶持着登上帝位的孩童,这个从洛阳一路辗转,南下一路潜伏进入了陈都的孩童,这个在陈都重新继承皇位的孩童,并不能以常态视之。

    ??或许那封遗诏是真的是真实的,这是袁术第一次认为蹇硕手中的遗诏是真实的。

    ??袁术的内心有些动摇,他年少任侠,曾经也发誓要手持宝剑,扫清奸邪,名垂于那青史之。

    ??上但是他目光所见,皆是丑陋无比,肮脏无比的事实。

    ??从那时开始,他从来都是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他人的行为。

    ??袁术看着眼前的刘协坚毅的表情,突然之间有些恍惚。

    ??他看向一旁的孙坚,那个晚上,孙坚满身的尘土,身穿着戎装,头发凌乱,看起来好多天都没有梳洗,眼眸之中也布满了血丝,甚至于戎装之上,还有不少未有洗净的血污。

    ??“董卓与我曾同帐为将,本无仇隙。今我奋不顾身,亲冒矢石,来决死战者,上为国家讨贼,下为报将军家门被害之仇。”

    ??孙坚昔日的话语还犹在耳畔,而如今刘协脸上的神色,正与昔日孙坚当时的神色一般无二。

    ??“……则天命永不眷我汉室!”

    ??袁术凝视着一脸坚毅的刘协。

    ??刘协的一番话,他原本坚定的内心再度动摇了起来。

    ??说实话,看着袁绍占据着三州,声势如日中天,他的内心愤恨与日俱增,他不想居于袁绍之下。

    ??袁绍如今受封车骑将军,领冀州牧,雄踞一方,甚至有并吞天下,取汉室而代之象。

    ??界桥、龙凑、鲍丘三战三胜,天下震动。

    ??而他却还是一个后将军,爵位不过一介高阳亭侯,他心中的落差大的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??其实他并不愿意尊奉刘协为帝,天下动荡,群雄割据,犹如昔日秦末,那天子的宝座,何人不想去做。

    ??不过他虽然掌控着人口众多的南阳郡,但豫州为孙坚所掌控,而荆南为刘表所掌控。

    ??荆州襄阳在刘表的手中,掌握着襄阳的刘表等于是扼住了他的脖颈。

    ??从南阳进攻襄阳,襄阳有天险阻隔,困难无比。

    ??但是从襄阳进攻南阳,却是一马平川的南阳盆地,根本没有设防的办法。

    ??不过其实袁术也在一直谋划着,如今陈王刘宠看似是掌控的朝局。

    ??但是刘宠毕竟是藩王,并没有多少处理庙堂之上的经验。

    ??依仗着袁家的势力,如今陈都的朝堂之上,其实袁术现在能够掌控的力量也不小。

    ??实际上豫州如今有几处郡国的郡守都是袁家的门生,听从他们袁家的指示。

    ??虽然希望不大,但是袁术一直以来其实都并不安分。

    ??走出房舍,袁术的心态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发生了一些变化。

    ??刘协的身上,有天子气。

    ??袁术目光闪烁,迈步走出了房舍。

    ??或许天命仍在汉室……

    ??袁术想起了昔日在刘宠府邸之时,郭嘉和戏志才二人的推演,还有朝堂之上的群臣,一切似乎都在好转。

    ??昔日在洛阳之时,目光所及,皆是暮气沉沉,皆是充满着压抑。

    ??但是如今在陈都,他看到的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朝廷,看到的是一名又一名干练的官吏,一名又一名忠心为国的将校。

    ??风霜以别草木之性,危乱而见贞良之节……

    ??第六百一十章 剑拔弩张

    ??初平二年(191年),十二月一日。

    ??檄文传出已经有一月之久了。

    ??南北两方,东西两庭,剑拔弩张,气氛无比的恐怖。

    ??袁绍吞并于邺城,其先遣部队已经开始望黎阳方向靠近。

    ??黎阳是邺城东方的屏障,孙坚若是要进攻邺城,或者北上进攻冀州,黎阳是孙坚必然无法绕开的障碍。

    ??如今黄河以北尽皆被袁绍所占据,而黄河以南则是陈都朝廷的势力范围。

    ??随着袁绍军进驻黎阳,兖州军也开始向着濮阳、白马、延津等地赠兵。

    ??泰山黄巾军占据了济北国之后,试探性的继续向西进攻皆被击退,于是便重新退居济北国,安稳的发展。

    ??兖州军的压力略微小了一些,不过兵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。

    ??兖州刺史陈群箭伤虽然痊愈,但因为之前济北国大战的战败失利,被免除了兖州刺史的位置。

    ??而曹操临危不乱,不仅收拢了溃败的军势,稳定了战局,使得整个兖州的局势不至于崩溃,又抵挡住了泰山黄巾军的后续进攻,甚至还小胜了数阵。

    ??兖州情势危机,兖州刺史自然不能随便任命,于是曹操便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??虽然曹操的家乡乃是兖州的陈留郡,按理来说让曹操任职兖州刺史,在这种时刻有些不妥,需要避险。

    ??但是此前关东联军讨董之时,曹操于陈留“散家财,合义兵”,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。

    ??曹嵩担忧战事一起,不得安宁,于是带着少子曹德(又作曹疾)以及一些族人到了徐州的琅邪避祸。

    ??后来刘协逃出洛阳,于陈都登基为帝,曹嵩听闻刘协到达了陈都,不久之后便从徐州一路辗转到了陈都。

    ??曹嵩曾经官拜太尉,虽说做的时间不久,那官位也是从十常侍的手中买来的官位,但是终究是太尉。

    ??陈都朝廷刚刚建立,并没有多少的大臣,曹嵩进入庙堂之后,直接便被委任为了九卿之一,曹嵩的资历毕竟就摆在那里。

    ??曹嵩以及曹氏宗族的很多人都在陈都,因此选拔曹操接任兖州刺史,并没有得到什么人的反对。

    ??刘协看到了曹操的名字之后,也是直截了当的让王越将诏书拟好。

    ??他知道曹操是谁,他记得曹操的名字,他的记性一直很好。

    ??他听王越说过,当初关东联军陈兵关外,除了孙坚、袁术两人出兵真正的进攻了董卓之外,就只有曹操和鲍信两人也带兵真正的和董卓作战。

    ??曹操和鲍信两人兵败荥阳甚至还差点丢掉了性命。

    ??“兖州刺史,曹操。”

    ??刘协将曹操的名字和官职,从黄乐的手中取来了笔,一起写在了寝宫的屏风之上。

    ??屏风之上除了曹操的名字,还有孙坚、刘表、陈温等人的名字,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一州的刺史、州牧或者是朝廷的重臣。

    ??“陈温……”

    ??刘协看着屏风上的名字,略显稚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。

    ??陈温是扬州刺史,王越最近和他提到的消息基本都是好消息,扬州那个什么贼王严白虎在孙静带领的杨州军进攻之下丢盔弃甲,连战连败。

    ??现在那个严白虎向南逃走,原先其所占据的地盘现在已经丢失了大片。

    ??形势一片大好,但是唯一一个不好的消息,便是关于扬州刺史陈温的消息。

    ??陈温的病情就在这段时间开始有了加重的时态,虽然还能理政,但是身体欠佳的时间越来越长,陈温已经上表,想要辞官回乡静养。

    ??刘协面露忧色,紧蹙着眉头。

    ??生老病死……

    ??他想起了在洛阳皇宫之中的时光。

    ??中平五年的(188年)的那段时间,是他最开心的时候,也是他最为悲伤的时候。

    ??他所开心的,是他父亲陪在他身边的时间,比之前的八年时间都还要多的多,那段的时间中,他的父亲教了他很多的事情,将一个又一个人的名字,一个又一个人的故事将给了他听……

    ??也是那一年,他正式登上了皇位,成为了大汉的皇帝。

    ??陈温的病已经病了许久了,和当初刘宏,他父亲的疾病有些类似。

    ??王越派过去的医者皆是无可奈何,束手无策,刘协明白什么是生老病死,他也知道陈温只怕是已经命不久矣。

    ??他的父亲病死了,原先的豫州刺史桥瑁也病死,现在的扬州刺史陈温也要病死了。

    ??刘协有些惶恐,他觉得人的生命脆弱无比。

    ??一场大战,便有成千上万人死难,永远的离开人世。

    ??戊辰之乱,他亲眼见过了殿内的厮杀,那些高大健壮的甲士被利刃轻而易举的砍翻在地,横尸于殿中。

    ??“许安……”

    ??刘协收回了思绪,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屏风的最左边,那里写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。

    ??最后的那段时间刘宏的意识越来越来混乱,刘协从他的口中听到最多的便是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??许安,如今太平道的道主,太平道原本早已经被皇甫嵩带领的大军所扑灭。

    ??广宗、下曲阳二十余万黄巾军命陨其中,张角、张宝、张梁皆被斩杀,三十六渠帅被杀者过半,百万黄巾覆灭,太平道明明已经是坠入了无底的深渊之中,一蹶不振。

    ??但是许安却于太行山中如同飓风一般兴起,七年的时间,太平道不仅没有一蹶不振,从此消散,反而是越发强盛。

    ??现如今太平道如日中天,黄巾军的势力跨州连郡,幽州、冀州、司隶、并州、凉州五州之地皆有被黄巾军所控制的区域。

    ??幽州的代郡、上谷郡两郡,冀州的中山国、常山国两处郡国的大半,司隶校尉部的河东郡,凉州和并州全境,甚至于北地的游牧民族,匈奴、鲜卑都臣服在其麾下。